close
在上一篇「不確定」的文章中,有幾位移民前輩在留言版或透過email給我許多指點,想回應的話太多怕塞不夠,因此在這裡另開一篇文章。

主要的討論點分述如下:

(1)搬去小鎮?
這點一定是前輩們首要疑慮。灣區是移民者的聚集地,的確,三不五時就會看到”免費英文班”、”免費入籍班”(入籍美國公民),華人超市、墨西哥超市、越南餐廳、日本料理…等多國背景到處可見,這樣一個全美國的移民比例最高的地區,移民資源當然較多,種族歧視當然也較低,對一個新移民而言進入障礙也相對的較低。客觀而言的確是如此,我是有考量我本身的個性。
-孤僻(好沈重的形容詞..)
我敢說我是個很坦誠的人,只要你敢問我就會回答,甚至問說有沒有香港腳我都會說曾經脫皮很嚴重,但我是個被動的人,應該說就算只有少少的朋友我也很自得其樂。因此我相信在小鎮就算我沒有廣大的社交圈,但應該不致於到沒朋友的地步,那樣對我而言就足夠了。
-小鎮夢
搬去小鎮並不是我退而求其次的想法,而是我夢寐所求的事,反正我也沒使用到城市的功能,我不愛血拼,更討厭人多車多的地方,就算留在台灣,我也會想辦法遠離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讓我最快樂的事,就是能處在美麗的自然景緻中(荒涼不算喔),我承襲了我爸媽看到農作物就會興奮的特質,要是後院能種地瓜葉小白菜,那肯定就是天堂了,而且我一直嚮往住在西式有院子的平房,而且要跟隔壁鄰居離有段距離,對我來言那比帝寶(聽說是台灣最貴的豪宅,是吧)還更吸引我。你看看,我是不是很孤僻?

如果我住在灣區三五年,我的習慣等等就會發展成灣區的模式,如果到時再搬去小鎮,那豈不是又要重新適應一番?我想新移民的朋友都知道重新要適應一個地方,雖不花腦力又不耗體力,但會費上許多精神,在我決定要來美國時我已經儲備好這股力量,人在飄泊後最大的希望就是穩定下來,我不知道屆時我能不能再這樣花一次精力。趁我現在還沒成形時就應該在那個環境?

(2)工作
其實我在這裡還算適應,應該說除了對房子的期待以外,其它事我並沒有設想什麼,所以既使這裡多了stop sign、多了四肢健全會說英文的流浪漢來要錢、少了我怎麼找也找不到的麻辣鴨血、少了讓我來去自如的機車,這些都沒關係,真正讓我困擾的只有工作賺錢。所以,沒錯,如果是為了工作,我也認為至少要在灣區有工作經驗,若在這裡都找不到定位,更惶談在小鎮找到工作。我目前還是會朝只要有人聚集就會有醫院的醫療產業著手,而且這在美國也是需求量大增的產業呢,順著這潮流走,應該較容易進入吧…應該啦…

至於暫時的褓母工作,我是想說也只能工作半天,似乎不太容易找到只有下午的工作,不過我會重新再找找看有無適合的辦公室工作,畢竟也比較有用。我明天就要去上課了,還蠻期待的,我會盡量利用學校的資源,去職程發展中心請教或去旁聽,還有許多來自各地的同學,說不定會有我未曾想過的啟發呢,想到就興奮。

無論到後頭會怎麼走,我仍很高興我現在在灣區生活,要不是如此,我也不會認識到住在灣區的好友(還都是網路認識的喔),會給我很熱心的建議呢,如果我之後穩定了,也應該要像妳們這樣,主動關心新移民,這對我們來說宛如是寒冬的一道暖流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