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學校與工作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前在英文課本有讀過一句話「要抓住男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不知道為什麼課本會放這種不是完全正確的講法,因為我深深體驗,不僅是男人,女人的心也會因此被抓住。

出外遊子都知道,家鄉味在異國經常是有錢也買不到的,雖然舊金山灣區物產豐堯,難免也有不是那麼到味的遺憾;況且餐廳永遠只是餐廳,比不上身旁有人不是為賺錢而為你煮的食物來得感動。雖說自從來美國之後,我的廚藝從只會泡泡麵到目前可以簡單打理自己食物來說,算是"提升不少",但我終究不是喜歡下廚的人,更沒什麼信心辦桌請客,晚餐都是隨便炒個菜喝個湯就好,中午則經常到外面吃,就在此時我注意到同事阿曼達的便當總有新鮮物,她也偶爾會幫我多準備一份,剛開始還在害躁都是她幫我做,我就提議我們兩個可以輪流做便當,這樣就不用天天下廚了,結果我只幫她做一次,其它的還是靠她救濟~囧~之後又認識了阿曼達的室友,這位小姐也是賢慧無敵的一員,也是在做全職工的狀況下,一手包辦全部的家事,也為其它兩位室友(包括阿曼達)煮食,我的天啊這種人還真的存在耶。看到她為阿曼達帶的便當,我終於提議搭他們家的伙,當然我不會只佔人家便宜(其實是佔阿曼達的便宜很久了!?),我有付一點材料費和人工費,不過這一點錢比起還要去採買洗啊煮啊再洗來說,太划算。一個有老公的人還去搭別人家的伙,大概只有我才做得出來吧~囧囧囧

我經常會在心中大喊「要是我再也吃不到這麼好吃的菜,怎麼辦?(抱頭狀)」以一個在異國人的角度,再參照以下圖片,說不定看倌們也會感受到我的喜樂,以及哀愁…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我本來是希望和同事都保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距離,可是這回我破功了(其實在台灣也曾破過)。

這位阿曼達也是台灣同鄉,是位勤儉克苦的MBA留學生。本來我自認為很節儉了,但相較她之下就發現並不是這一回事。和我們這種有尪的人不同,懂事一點的留學生真的要全靠自己,所以她之前當學生時,就真的是與從台灣帶來的睡袋和電鍋過日子,一直到幾個月前H1(工作)簽證核發下來,她才終於願意"偶爾"到平價餐廳享受一下,或是到清倉專區買衣物。其實她家裡並不缺錢,日子根本不用過的那麼辛苦,她也是每個月都匯錢回家,連她媽來美國看她時都一直叫她該買的要買,吃好一點沒關係。她是個很有目標感的人,大概一心就是想要趕快"省"回學生時期的投資、付清辦簽證的費用,快快轉負為正;一個偉大的留學生情操,在她身上展現無遺。

省和小氣往往是一線之隔,但她就是不會小氣(我就是!!),而且對朋友都很熱心。她媽來美國時曾幫她做很多"庫存",像是油飯、肉粽、蘿蔔糕,她知道我想念家鄉味,都會多帶一份給我,所以我們有陣子早上都一起吃剛煎的蘿蔔糕或蛋餅,有時候她也會做皮蛋瘦肉粥或大腸麵線給我當午餐,而她的說法都是「反正我也是要做,多做一份沒差啦!」在國外要吃到這些東西本來就要痛哭流涕了,何況是出自於同事的愛心,我真是感動到不行,光這一點就被她征服了。不僅如此,有陣子車子出了問題,我只好坐公車到Fremont,然後她再載我往返公司的,或是直接住她家,要不是她的幫忙,車子不能開的日子我還真不知怎麼辦才好。(所以連小可愛都用「那個常幫妳的阿曼達」來形容她呢)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本來和阿倫是一點也勾不上邊的,因為他是處理連FA(故障分析師)都無法解決的維修問題,與客戶直接聯繫的角色。他是公司裡少數的白人,是由HP那邊直接派過來的,平常他也就坐在他的辦公室,反正就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後來FA主管就請了阿倫用他擅用的軟體小工具來幫我省略一些動作。

不知阿倫是悶在他房間太久了還是怎樣,一開始就非常熱情的教我怎麼編程式,之後也很主動的問我需不需要做修改,有問題可以問他,每天都會詢問程式跑得如何,好似這套軟體是他開發似的。為了讓他覺得辛苦有所回報,我也試著自己編一些程式,修些錯誤訊息,我想他是很感動吧(?),之後他發明一些新的用法都會跑來跟我分享,他還寫了封EMAIL說,我學這個程式學得很快,過不久就會寫得比他好了。多學一些工具是很好啦,但我目前好像真的用不到耶?不過我還是很欣賞他這個做事方式,永遠都在發想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快更好,而且很樂於分享與討論。

後來同事跟我說,阿倫是史丹佛大學電機所畢業的,但他本人並沒有跟我提起他的背景。漸漸的我們會聊公事以外的話題,他有五個小孩,而且最小的兒子還比我大,而且個個聽起來都混得不錯。雖然阿倫有年歲了,但他講起話來並沒有年長者自以為是的霸氣,反而對一些小事都有著赤子般的好奇和驚喜。有次我傳給他我之前去的"天堂之湖"照片,他顯得很驚訝,接著也分享一個他去過很美的地方,我和小可愛可以去看看;跟他說我要去挖象牙蚌,他很奧的說以前他也想挖,可是都挖不到,應該是他不懂技巧吧。可能是老美的對話反應本來就會比較正面,也或許是對向我這種年紀的小女孩,就像對女兒一樣總是給予鼓勵。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在這家公司,第一個教我東西就是這位日本同事小英,由於她也算是新移民,日本腔仍很重,而且還保有大和民族婦女的傳統氣息-溫柔、婉約,在她臉上看不出特別的喜怒哀樂,就是總保持著微笑。我不是男人,但藉由她終於了解到,為什麼人家說老婆要娶日本女孩。她的頭髮永遠是直直順順的,看不出一絲毛躁(不像我三不五時就翹很大);她的衣服永遠都是很得體的上班裝(不像我都嘛是穿牛仔褲);她的桌上總是會準備幾塊日本餅乾供大家享用(不像我是屬於去吃的那方);她的筆記都會騰寫第二次,字距整齊用尺劃格子的標準範本(不像我的字有大有小醜到不行,又塗塗改改,上面還一堆甩筆後的痕跡);她的便當小巧精緻,每天都有新菜色(不像我是吃粗飽,很多時候還一次帶兩天份)。

日本是個壓抑多禮的民族,有時我也很懷疑,真的每天都可以當個"好寶寶"嗎?會不會大家轉身離去後,真性情才表現出來咧(像蠟筆小新裡的妮妮媽媽會去廁所打玩偶消氣)?可是至少到目前為止,我看不出她是"壓抑"出來的,她似乎本來就是那麼謙遜。小英常說自己不聰明,要很用心花時間才可做得了事,這種話在這個大家極有自信又愛發表高論的美利堅合眾國,我已經很久沒聽到了。但她總是很敬業,勇於去請教別人,所以主管們對她很肯定。小英也很樂於鼓勵別人,如果說我主管對我有好印象,那一定是她的功勞。她就像在工作場合罕見的和平鴿,我能與她共事真的是福氣。

小英說好在公司裡還有幾個會講日文的人,而多數的台灣人也都會講幾句日文,不然都不能講自己的母語還蠻悶的。她有時會教我幾句日文,最常用的是「お疲れ様でした」(你辛苦了),還要不斷的鞠恭,和日本人講話,這些敬語還真是要學起來,大事小事都講就對了。由於我以前是少年漫畫族,對一些男生用語反而比較熟,像「くそ」(可惡)、「うまい」(好吃),小英聽了連忙搖頭,急忙說女孩子是不可以講這些的,可能在中文並沒有男用女用的詞彙,我感受不到那種"羞於出口"的壓力,但由此可知日本社會真的是男女角色分明,不可混搖。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每天要通過的Dumbarton Bridge,這圖是網路上找來的,等我想到要拍的時候再補上自己拍的照片】

相較之前第一個工作「星霜篇」的淒美,「旭東」似乎就顯得朝氣澎勃多了,其原因是這次工作地方在東灣Fremont,現在正值夏天所以日初得早,從Redwood City走Dumbarton橋往東開,幾次都被朝日陽光刺到張不開眼,東灣看過去就是一大片金色山脈(因為乾所以是枯草),建築物密度不高的城鎮,Dumbarton橋有一半的地段是"浮"在水面上的,整個感覺極為特別,好似來到一個沒有人間煙火的地方來上班。其實只是"看起來"沒人,Fremont還是有二十萬以上的居民,只是這裡幅緣較遼闊看起來較稀疏,也正符合自閉者對人際空間的渴望。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我在美國第一個工作終於告一段落了,將近8個月左右。當然,比起以前的工作,這個工作顯得沒什麼發揮性,就是把一切事按照規定做,有時也要兼業務的工作,如此而已。不過說真的,要做好也不容易,因為太多小細節要注意,還要掌握好時間,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讓公司虧錢,這下麻煩就大了。我不喜歡老闆,但和主管同事相處的還不錯,是以後可以繼續連繫的朋友,這也算是最大的收獲之一吧。

由於我之前所學和工作經驗,來美國都是一時難以適用的,所以找工作時幾乎等於從零算起,加上語言的關係,讓我沒什麼自信。雖然很多嫁來美國的人妻說在這裡很難找工作,就算找到了也不會像在台灣那麼好,可是還是有些朋友她們發展都不錯,第一個工作馬上破年薪百萬,雖然還要扣掉稅啦,但應該還是比在台灣的收入高。不僅如此,很多移民一樣有不錯的成就,這一點可能也要歸功於舊金山灣區的經濟實力及多元文化的背景。

在灣區的新移民的確會比美國大多地方有地利人和的條件,在街上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外國人,前幾天去逛San Jose的百貨公司,真的是什麼人都有,印度人中東人亞州黃人還有白人,沒有一種民族是佔人數優勢的,大家都很平均。也因如此,很多求職廣告還會特別標明要精通英文哩。其實美國本身就是民族的熔爐,很多客人在電話裡就明顯聽得出來不是本地人,在單一民族國家出身的我,到現在還是會小有驚嘆。外來文化的影響在食物餐廳方面尤其顯眼,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從中國邊境料理、美國的軍事敵人阿富汗到非洲吃不飽的國家衣索比亞都有,對於喜歡嘗鮮的人實在是一大福音!(不過呢~我個人吃來吃去還是最愛台灣的食物啦!)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最近,我陷入英文倦怠期,凡是有一個段落長的文字,或嘩啦嘩啦講不停的聲音,我的脊神經就會做出直覺反應,讓我自動跳針。

我最怕的就是這個時期了,以前何嘗不想發奮圖強學英文,可是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雖然不算聰明,但對大部份的學科都有興趣(也造成現在想轉職的困惑),唯獨語文,唉,實在讓我燒不起來。別說英文了,以前看台灣霹靂火之流的上百集連續劇,台語也不見得好轉,一定還得盯著字幕看,講出來的台語還會被雜貨店老闆好心的用國語阻止我的五音不全。

本來,我在公司跟客人講電話時,都還會跟客人哈啦,多問個幾句,客人打電話來"蕃"的時候,我也會言之有理的"喬"回去。本來,開車上下班的途中,我還會試圖聽廣播的內容,哪怕是政治經濟還是天氣。不過這一陣子,不知怎麼就倦怠了,和客人講電話,只想趕快講完趕快掛掉,廣播也從談話節目變成聽古典音樂(不是蓋高尚,是流行歌太新我聽不下去)…。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為了在美國辦公室生活有多一點的立足空間,今年春季我選了貿易、會計的基礎課。說真的,以前做行銷是很美好的體驗,工作性質活潑,與各式各樣的人接觸也很有趣,只是到了美國卻難以管用,這麼一個語言吃重和強調network的環境,連一個專攻行銷的MBA外國畢業生也不好進到這個圈子,加上我越老越不活潑越自閉,可能有固定條規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工作內容比較適合我。

學校對會計課要求有基本的數學底子,我想這對絕大部份的台灣大學生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開玩笑台灣的數學能力之好,連有些美國高中還以年薪200萬吸引台灣數學老師來任教咧。雖說應該沒有問題,不過還是需要去考分級測驗。在考之前,工作人員就問我要選哪個程度?都是代數學,但我也不知什麼是什麼程度,我首先看了最高級的範例題,看到了Sinθ、Cosθ只記得是斜邊分之對邊…然後呢?就不記得了。最後選了中級的程度。

曲指一算,已經有8年沒有碰過數學,自從大學聯考後就讓所有腦袋填充物大江東去了。雖然我的數學成績普通,還是比對語言來得有興趣,但也不會到沒事拿數學課本溫故知新。剛開始考的前五題就有點把我嚇到了,這種緊張又熟悉的感覺,好像有人拿著利刃試著戳破那已沈封已久的箱子,什麼象限、二元三次方程式還算能應付,(x+1)的平方、(x-1)的平方攤開來等於多少還記得,可是log是幹嘛的?草寫的i是什麼鬼?還有一個甚至想不出來了…。寫到最後,計算的直覺才慢慢出來,好在考出來算有中級代數的能力,不然應該會很氣惱吧。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為了這個特早的上班時間,我必需五點起床,五點半開始在暗黑的高速公路上馳逞,舊金山的晚上時常有霧,因此車子外會結成許多水珠,看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直直往矽谷開去。」

以上是一個月前網誌的其中一個段落,現在的情況是我七點開始上班,因為抓到盥洗絕竅(說穿了就是完全不化妝)後得以五點五十分起床,六點十分出門。還有個最大的不同是,我不用披星載月的開車上班了,由於日光節約時間的結束,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起時間往後調一個小時,也就是說現在美國加州的時間晚了台灣16個小時(之前是15個小時)。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呼~工作兩個星期了,大概知道整個工作內容了。我的職稱是叫customer service(客服),不過我覺得工作內容像業務助理,後來我看其它家同樣叫客服的工作跟我是一樣的,可能他們的概念是這工作是幫客人處理業務,而不是協助業務人員跑流程。好吧那就叫客服吧,國情不同嘛(?)。

有天我主管跟我說,用人體來比喻的話,我的角色就像公司的脊椎,很重要也很有壓力,因為除了前端業務與客人聯繫接訂單,之後我要負責所有的進度處理,因為處理訂單的工作包括向台灣倉庫催貨、檔案管理、請款及出貨流程,幫業務盯進度,還要接客人的來電。中間又有很多細末規則,例如客人若要貨到付款則不能用UPS、收到貨要對是不是該零件、信用款超過1000元要加2%手續費、國外的貨要附上不同的單給海關不然會被扣押…雖然每個小細節聽起來都不難,但50個加在一起就有難度了,每天15個案子就夠忙的了,而且動作還要快不然做不完。key in事小,key錯就等著瞧;這種工作就是這樣,你做的順順的話一切就好似不起眼,一有問題全公司都來找你麻煩。

第一個星期結束後,我的業務經理就問我說怎麼樣?東西會不會太多?我說還好,剛開始每個環節扣不太起來,後來就比較懂每個動作的意義。接著他就透露,我之前的幾個客服都是被請走的,因為他們太容易出錯,幾乎每天都有問題,搞的客人不爽,業務還要忙著在後面擦屁股,已經做一兩年的也不例外,因此他一直覺得,客服比他這個業務經理的壓力還大。整段聽完我脊椎都涼了,因為細心並不會是我的優勢,記憶力嘛說實在也不好,因此之後我就在想如何用理解的方式或小技巧來降低我的大腦運轉量,時間要如何分配才不會下午要出貨時太趕,檔案要如何管理才不會讓我遺露哪個環節。我這個星期就是在這樣的方向去做每件事,因此覺得特別累,本來晚餐只吃青菜和湯,結果最近一下班就餓的受不了,直接去餐廳點麵來吃。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之前有提到想要找保姆的兼職工作,後來雖然暫時打消這個念頭,不過找保姆工作還是我頭次經驗,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了。

在台灣的保姆工作,好像都是上了年紀的婆婆媽媽哄著只會哇哇大哭的小貝比,一個全職的保姆一個月好像領差不多二萬元,總之是不會列入年輕人的兼職選擇內。可是這裡的保姆就不同了,帶的小孩可能從小貝比到小六生都有,如果是已斷奶的小朋友,最常的工作就是接他們放學,帶他們去運動或去上才藝班,然後陪他們做功課,有需要的話還要做一點晚餐給他們吃。可想而之,會請保姆的家庭通常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像我開的價碼是扣稅後15元,比很多entry level的工作還要高薪,他們希望給小孩個別的照顧,而不是把小孩送去安親班吃大鍋飯。

我那時的想法是,一邊上課,一邊兼職賺零用錢(算一算還比我在台灣賺的多咧),而且我只要找白人家庭,一來是體驗真正的在地文化,二來是還可以講英文。我想我是喜歡小孩的,他們心思單純不會害人,但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接觸小孩了,不知道他們的思考程度在哪,該跟他們聊什麼,西方家長希望帶小孩的方式應該與東方人不同,我很惶恐;加上,剛開始我還掌握不到保姆求職的技巧。後來稍微在這一部份留意後,有幾個媽媽想找我談談。有個巧合是,跟我談深入一點的媽媽,三個都是律師,和律師(不論男女)的有緣無份,又在這印證一次。第一個面試很愉快,家長都非常和藹可親,知道英文不是我的母語,會放慢速度,而且用詞非常的客氣,兩個小女孩都很可愛,我們聊了一個小時,他們也很喜歡我,可是唯一一點是我不會開車,不能接她放學和課後活動,可是他們還是給我機會,希望我取得駕照,再載他們開這一帶的道路試試看。小可愛後來跟我說,如果要載她們的話,還是等到開車熟練點再說,再怎麼樣說這事關重大,而且他們住市區,不熟悉的還是不要冒險。於是,我就忍痛放棄了。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就這麼洽洽好,來美國的半年後(一天不差喔),終於開始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電子零件貿易商的業務助理/客服。雖然不算是很amazing,但對我真的很感激有這個機會,在一個我還蠻喜歡領域的公司工作,做為我在美國職場的第一步。

回想過去這半年,我想過的方向有護士、醫療助理、醫療請款、醫療編碼、職程顧問、生物科技實驗室助理…而且每個轉換的過程都有段有小插曲,最近,我有點在認真思考回台灣生活的可能性,因此我想做回台灣也能銜接的工作,例如像護士就不太行的通,在台灣的就業環境這麼差,即使我的理想之一是去參加無國界醫療團,不過還是折服於現實考量;而像是請款編碼,在台灣用的是不同系統…等等。就在此時,我想到很多從台灣來在美國讀碩士的畢業生,會在矽谷一帶的台灣公司找工作,而台灣的國際生產主力仍來自科技業…如果我試著這一類工作如何?就算我住的是舊金山,距離矽谷仍有50哩的距離,我還是大膽一試。

我去面試的那一天,不過是我開始開車的第二天,小可愛極力反對我去那麼遠的地方面試,不過我還是偷偷去了。我並不是無聊這麼拼的,我在舊金山半島區投了上百封的履歷表,只獲得三次面試的機會,而且也沒上;每次我去面試,面試官都會問我:「所以…妳沒有在美國工作的經驗嗎?」(怪了,在面試之前不就應該從履歷表上知道的嗎?)在這裡求職,新移民就像魔咒一樣,很難擺脫掉。而且在這一帶找工作,需要中文的工作通常也需要廣東話,所以顧主寧願顧用一個廣東普通話都會講的人,而不需要中文的工作,機會更是渺茫,尤其是對我這種沒有美國學歷的人。移民是很辛苦的,如果你不需要工作,那就盡請享用,如果仍希望能掙錢的,你的專業若能在各國適用會幫助很大。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前幾個星期的職業人格測驗出來了,顧問說我做這份測驗,學校就要付給這家公司50元美金,天啊我又賺到了。難怪人家說,要善用社會資源,真的差很多。

先說人格的部份好了,我是輕微的內向(我問小可愛覺得我是外向還內向,他覺得是外向,因為我並不怕生。其實看起來不怕生是社會訓練的成果,其實我是個內向的孩子…)、中等的理性、中等的判斷、強烈的思考。曾幾何時,我早已意識到我的思考方式越變越”硬”,所以這樣的結果我也不意外。

真正覺得有趣的是這份分析幫我排的適合工作一覽表。第一名居然是軍方專業人員,像空勤人員、指揮、雷達操作員、步兵。以上幾個名詞還是我第一次打的咧,想都沒想過,遙遠的程度可以用夸父追日來比擬,我還在大膽猜測這會不會是配合募軍政令的置入性行銷。接下來是製造、維修、工程、維安、電腦數學、營建、運輸、樓管。我只能說,看樣子我好像選錯行了,當初應該要去念理工的才對,不然連種田捕魚都比從商適合我…orz。不僅如此,我之前做的廣告、業務、媒體都是在最不適合之列,連曾經考慮的護理之類的都是敬陪末座,啊是怎樣…。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雖然我現在最大的功課就是學好英文,但基於我愛規劃的個性,沒有至少中程目標的生活我受不了,於是在上個星期就訂好今天和學校的職程顧問約談。首先我向顧問自我介紹一下我在台灣的背景,及我目前心中的幾個腹案。我解釋到,很多人都會說如果沒有在美國文化的背景,要找到行銷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在思考是否應該轉行,而我目前的想法是從需求較多的醫療產業入門。她聽了我的話,問我一句:「妳喜歡行銷的工作嗎?」

 

我喜歡嗎?這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我頓時間沒辦法給明確的答案。因此我在短短的二秒內,就設想如果我在台灣,會繼續做行銷的工作嗎?答案是的。雖然我自認為我的運氣不太好,但我歷任的主管都有說過我聰明、思路清楚之類的評語。前幾天我問了之前的主管Peggy我適不適合做行銷,她是個眼光準確的公關行銷人,她回答我:「適合」。我來到美國後不想做行銷的原因,主要是我個性上的考量,我發現我那日與俱增的孤僻,還有,在"激情過後"的五六十歲,行銷人該何去何從的疑慮。二秒內我腦中閃過那麼多東西後,我仍回答:「是的」,於是她說:「如果妳之前就有這方面的經驗,也覺得勝任愉快,那不應該因為來美國而放棄,語言方面會隨著時間而進步,如果擔心在地文化等問題,妳可以考慮國際性行銷,因為這個世界會越變越小,妳還有中文這個很大的優勢。」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好不容易,等了五個月終於開學了!我三月底剛來美國時,是他們學期的一半,我不能中途插進去上,夏季班又無故取消了,就這樣我等到八月底的現在才終於上課。比起有些人是來美國念長春藤名校、TOP50碩士班,我讀的社區大學(Skyline College)可說是不值得一提,而且還是語言班(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不過沒關係,我珍惜每一個成長的經歷,哪一天我坐在暖爐旁搖椅上戴著老花眼鏡邊打毛線衣時,想起移民初期上語言課的情形,可能會不小心噗吱一笑。

我明明住San Francisco,怎麼要跑去位於San Bruno的學校呢?因為該校有好心人士幫我取得加州居民的資格,以一學分20美元的學費入學,不然到明年四月之前,每一學分可是198美元呢,我這個班級是六個學分,照理說要花四萬台幣去上的,可是現在只要花四千元台幣,想到這裡我都微笑了。不過正因為距離遠,在可以開車之前,我必須花一個小時半,轉三班車才可以到達那裡,其中一班車走的路沒有十秒是維持直線進行的。只要我開車的話,二十分鐘就到了,很快就能脫離天旋地轉的險境了。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 Jul 25 Wed 2007 07:44
  • 困境

從現在算起,到秋季班開課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那之前,我共在美國當”宅女”約有五個月的時間。這可真是嚇人的時間,等於我就閒閒沒事了這麼久,在我的想法是很糟糕的事,可是細細回想每一個環節,卻也只能如此過來。而且我也運用網路做了些功課,因為在美洲大地生活,不去了解他們的一些現象是不行的,只是現在還相當粗淺就是了。

先來回顧上課一事。我來美國時以為語言課隨時都可以去上,的確在私立的專設語言補習班是如此,但要我繳10倍以上的學費去上那種課,雖然小可愛也要我這樣做,但我寧願等個一、兩個月左右去上社區大學的語言課。於是從四月等到六月,結果暑期班居然取消了,只好再從六月等到八月,上課一事便這樣被擱淺。八月要上的課,是語言班(給母語是英文以外的人念的)的第四級,再通過一級的transferable course,便可進入英文母語學生的英文課程,從這裡開始,才算是大學生要求的英文程度,可以去上正式的大學內容。其實,我向來對英文就沒什麼興趣,從前都是因為要考試才學的,真羨慕很多人是以語文學習為樂,可是學英文對我來說就是學編碼一樣,我知道重點是之後的價值,但編碼本身還是件無聊的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然在台灣還不是也會嚷嚷著要學英文,結果還不是都不了了之。(嘆)

至於工作嘛,更是個漫長的路。我之前是做行銷工作,但來到美國可以說完全不管用,我看過許多和我一樣人的網誌,到最後不是轉行就是當家庭主婦。在灣區這一帶,如果不限要做行銷的工作,其實還是有工作機會的,畢竟華人多,但雇主也知道反正我們也沒多少選擇,因此華人公司的待遇使終比不上白人公司,這其中原因之一是華人欺負華人的現象,另外是華人公司的服務、產品價格本來就比較低(美國中下階層要是沒有便宜的中國貨華人服務恐怕難以為生),因此薪資也較差。以我目前個人的觀察,要破除只能在華人公司領低薪且走不出去的困境,有以下方法: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每個人的想法在每個階段果然都不一樣。遙記從我國小的開始,整天畫漫畫,立志成為漫畫家,那時去文具店買白報紙,剎有其事當作漫畫家用的稿紙一樣,從封面畫起。我還記得我第一部"成名作"叫「月光之約」,形容兩個女生感情要好的故事。(在這個天線寶寶的丁丁被懷疑是同志的年代,我這部作品肯定也是蕾絲邊之作,而當時的我若要被現在的衛道家解讀,肯定也是性向有問題的病態女孩)那個時候我一頁一頁畫下去,班上同學也一頁一頁的傳閱,初次嘗到當漫畫家的感覺,讓往後國中三年的生涯更樂此不彼。

台灣的國中生是很可憐的,那時還有體罰而且還是天經地義,在那個萬事皆下品,唯有成績高的年代,我畫漫畫的行為被譴為阻礙我通往光明的元兇,但那時我想當漫畫家的意志"已定",還去買鴨嘴筆、墨水、網點這些幫兇來加深罪惡。

因為不小心考上北聯,把我活生生在北士商廣設科的路拉到普通高中,當時大人們的說辭是再讀個三年,就會海闊天空。之後我的課本到處都是插圖。我還記得大考前的衝次班,知道一個同學很會畫漫畫,我還鴻雁傳書跟她約好考試完要好好畫一場。說也奇怪,這個象徵解禁的大考一結束,我反倒沒有那麼熱衷畫漫畫了,依大人的講法就是"好不容易長大了"。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每次跟比較熟的朋友講到我想做護士的打算,臉上的表情都是狐疑加驚恐。狐疑我是可以理解,像我這種不善於振奮人心的人怎麼會想要做白衣天使,也對啦,其實我對"人"的世界比較沒興趣,我不怕接觸人,反正我膽大心不細,但就是不喜歡接觸。驚恐,這是怎麼樣可以解釋清楚嗎?好像就算我賺到了美國護士的高薪,醫療糾紛也會賠不完似的。還是不相信我可以讀下那些課程?也還好吧我沒說我要做醫生啊…。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有個global management certificate(聽起來很偉大吧),看一下內容對我來說似乎比護士簡單,但瞄到一個叫leadership的課後就沒興趣了。如果要繼續做商業類的工作,做個小組頭是終究會碰到的(除非能力不佳),光想到就頭皮發麻,我懶得去觀察誰誰誰在想什麼,誰誰跟誰誰有不合,我光遇到一些纖細敏感的朋友就不知該怎麼辦了(心裡經常的大喊:請把腦汁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好嗎?)而且我討厭講一些純激勵的話(如→我們會更好、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總之,我可以是很好的team player,但完全不想成為team leader。怎麼辦,有沒有什麼工作是不需做人的管理,但又不失專業性的工作?(會計師?南極探測員?航線管理人員?)

結論是,孤僻的人什麼都做不成,還是在家帶小孩算了.............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雖然來美國之前,我就允許自己有個半年至一年的"假",單純去學校當學生,小可愛也認為這樣很好,可是心裡總是有個什麼東西在蠢動,沒事還是一直去看works at Craigslist、department of labor...。其實我並沒有很熱衷於工作,我希望它單純的佔據我1/3的生活就好,況且到這裡,所有東西都要重頭開始,而且還是回到高中剛畢業的時候,這種感覺在今天去面試回來時更強烈。

反正有工作廣告的地方我都會看,昨天又開始瀏灠星島日報的線上版,剛好看到一個office clerk,我現在的英文能力還不足以去做需fluent english的工作,這是一個entry level的工作,月薪約2000美金。這位也是來自台灣的主管問我這樣的薪水會不會太少,(雖然還是比在台灣多,但比起美國公司的工作來說還是少得可憐)就單純的能力來說她覺得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我剛來美國,沒有美國的工作經驗和學歷,就連台灣的工作經驗也很難派上用場,整體來說她還是認為這機會不錯。

如果做了這個工作,我還是計劃晚上去上ESL的evening class,剛看了一下是晚上七點到十點,等於有些weekdays白天要做基本的行政工作,接著晚上去上課,要差不多上個半年至一年才可以去選修大學的課,這不就是高中的階段嗎?雖然我早就知道這些事情了,但也不免苦笑,我並不崇洋也不愛英文,什麼西方電影電視的完全沒在看,離開親人好友,就這樣毅然決然的到這裡來,什麼都要重新開始。為了什麼?我也不知道…可能只是想讓生命不太一樣吧。(咦?不是因為愛喔?)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我剛打了一堆文字,可是在notebook感應那塊太敏感了,不知怎麼文章就付之一炬,火~~~~!不想再打了,可惡啊啊啊啊啊,總之就是目前還是打算去念社區大學的ASN(二年制的護士學位),考RN(註冊護士)。不過,還要先修完英文、數學、微生物、生理學、解剖學之後,拿這些通識課的GPA去等排期抽籤,據可靠消息指出要等約莫一年吧,對~所以還要很久,在拿通識課之前還要先通過english100(以證明我可以去上美國大學了,美國人也要考的)。看我30歲的時候能不能把這些搞定。以上講得很簡單,我爬了很多文之後才得到的結論,昨天還因為得到結論而睡不著。希望任何人能給予指教,謝謝!


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