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膽猜測一半以上的舊金山灣區人不知道Don Edwards San Francisco Bay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野生保育區)的存在,我會知道是因為這裡是我上班的路線,看了這些照片你大概會狐疑我倒底是在什麼鳥愛生蛋的地方上班,我倒是挺愛這種鄉間氣息的耶。 話說回來,這裡是美國第一個"市區"野生保育區,主要是要保育棲息在這片鹹溼地的野生動物、遷徙鳥類及瀕臨絕種的生物。我的等級還不到看得出哪些是保育類生物,所以還是以腦袋空空的觀光客角度來散步。這裡雖然不有名,但那一股田野的甘甜味卻是市區鮮有,當作吃飽散步的地方是挺不錯的,看看水鳥潛水覓食,與世無爭的樣子,心情自然放鬆。
【這沼澤河好像在劃圈似的,紅色小屋杵在中間,形成一個很奇妙的構圖】
- Jan 31 Sun 2010 12:43
鄉氣濃郁的Don Edwards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 Jan 31 Sun 2010 12:09
綠意滿地的Sunol Regional Wilderness

冬天時我最喜歡去東灣的草原地健行,尤其是雨季過後綠意盎然,受得到溫暖的陽光照耀,又沒有森林陰溼的缺點,因此綠草原遠足也成為我冬天期待的活動之一。去年夏天下班後會去附近的步道健行,因此對東灣的州立公園有一些了解,今次就把小可愛拉到Sunol Regional Wilderness來一起享受大草原的震撼。

【Sunol Regional Wilderness的步道很多,指標不是很清楚,我們這次也小迷路,到最後就根本憑直覺亂走,自己設個山坡頂為目標,管它有沒有步道就直直衝了】
- Jan 23 Sat 2010 02:21
滑雪板摔摔樂(二)大雪紛飛
雖然之前也有幾次遇到下大雪的情形,但像這樣一邊下雪一邊活動7小時還真是第一次。就溫度來說,今天大概是我遇過最冷的一天(零下十度吧),飛雪不斷沾到臉上把臉頰都凍紅了,不然就是整身滾在雪地裡差點爬不起來(腳底卡著滑雪板);就心情來說,今天可炙熱得呢,早上三點半就爬起來一直玩到下午四點都不覺得累,一直到車上才痛的痛痠的痠,拜鬆軟的雪地所賜,第二次就把轉彎和剎車學起來啦。
記得一個星期前的課題是「如何停下來」,這次因為都是新雪很容易卡住,課題變成「如何前進」,在一些坡度不太大的地方還真的會卡住不動耶,結果阿曼達的室友把我一口氣帶到有45度坡度的纜車上,看著那種坡度我真的好挫,本來想一個屁股坐著滑下去就好,所謂嚴師出高徒,她們一直叫我「站起來!!!!」(於是我整天好像都一直聽到這三個字),也只好勉為其難的一路剎下去,這滑雪板的剎車也實在"有趣",會自然的左右擺動(還是我控制力不佳?),抱著摔倒也不會痛的心情就硬拼了,後來才發現在坡度大的地方滑也有好處,因為滑的人沒那麼多,雪地較鬆,不像初學者區的雪地比較多人壓所以硬,摔了也比較痛,會痛就不敢嘗試。
- Jan 16 Sat 2010 02:16
滑雪板摔摔樂(一)初體驗
早從去年11月開始,我就不斷在同事阿曼達耳朵邊念著要去滑雪,她也算夠義氣的幫我和她愛滑雪的室友安排(其實阿曼達本人並不愛滑雪),在大家都有活動的狀況下,終於喬定了今年度第一場滑雪。當喬定的那一刻我真是開心啊,每天都在倒數,然後腦中盡是浮現出滑雪高手穿梭雪地的畫面,明明知道和初學者如我一點關係也沒有。上一次滑雪是兩年前的事了,那次是在山裡的步道滑的,我永遠不會忘記一邊耳邊的冷風咻咻聲,一邊可以看到綠白相間的山谷景色,既使摔個幾次也無妨。
這次是去滑雪場,也就是有纜車的那種,好在小可沒有跟來,不然他對這種高高掛的活動會嚇出一身冷汗(這年頭都是男人有懼高症!?)。我原本還是想用滑雪橇,但在阿曼達室友大力鼓舞下用滑雪板來試試看。這滑雪板比雪橇難多了,我以為年紀大了就不會有什麼"摔得狗吃屎"的慘案,沒想到不但狗吃屎,連滾帶爬也出籠,不是說站不穩才摔,而是因為轉不正不能剎車,只好靠坐姿磨擦雪地來減速,好在同事小英借我高級滑雪褲,不然屁股一定會開花。初學者的摔姿如初一徹,阿曼達也是四腳朝天、抓痕滿地(天啊好慘),總歸一句話就是慘不忍睹啊。所幸我們的中餐不是跟老美吃冰冷又貴的速食,而是自備熱水在車裡吃泡麵配大溪豆干,算是有所安慰啦!這招我很呷意,以後到戶外不怕沒熱食吃了耶!
- Dec 31 Thu 2009 16:33
無遠弗界的美國公路
單程去一趟新墨西哥州,完全不停的話也要19個小時,漫漫長途對許多人來說當然不會是太舒服的,我的"專屬司機"小可愛更是叫苦連天,可能是無事一身輕的乘客吧,我並沒有感覺這麼痛苦,也可能是我向來享受大範圍走跳的感覺,只要是醒著的時間,我就會抓著地圖追蹤我現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在哪一個小鎮,下一個小鎮又距離多遠,周圍的植被景觀為何,有哪些山哪些湖,沿路上是不是有我最喜歡的國家公園…美國實境地圖在我腦海中不斷的建檔。
有必要搞的那麼累嗎?當然不必,只是我的旅行目地不是要吃好住好,而是想看越多越好。前陣子看到一個行腳全世界的旅遊攝影家的相簿,心生欽羨,他用他的相機拍下許多地方真實的地理人文風貌,我相信美景是不用錢的但要油錢,無論大小知名與否,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色,去過了才知道。哪天跑不動了,至少記得很多的感動,說不定在日後我想要的靜態創作上有所助益呢。
- Dec 30 Wed 2009 14:09
新年趕轟趴
以前在台灣辦趴通常不是KTV不然就餐廳飯店,在美國才深深體會到「辦趴不求人」的道理,轟趴(home party)既舒服又自在(為什麼腦海不斷浮現出"施主席的轟趴"字樣?),無論是自辦還是去別人的轟趴,就消費層面來說,不用付稅付小費,就活動層面來說,沒有時間座位限制;雖然食物可能比不上餐廳專業,但只要喝一點就四海皆友,賓客盡歡,也算是達到趴踢的目地了。
熱愛趴踢的美利堅人當然不會放過新年趴的機會,這次我們也參加了兩個轟趴,一個是小可愛老爸自己辦的轟趴,另一個則跑到別人家倒數,與宴者大多是中老年人是比較嗨不起來,不過我倒蠻享受老外趴踢的氣氛(從頭到尾只有我一個亞洲人),沒有主持人、沒有團康活動,就是自己繞一圈去認識大家,不過我還是很內向的等著人家過來打招呼比較多啦。
- Dec 29 Tue 2009 16:07
浪漫白沙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
美國有很多特殊的地貌,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白沙紀念碑絕對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這裡有白的像雪的沙子覆蓋大地,可是真正的白沙啊。為什麼這裡的沙子是白色的呢?因為這些沙子其實就是石膏,石膏的特性就是易溶於水因此不易保存,而這裡屬於Tularosa盆地的一部份,本身就是石膏的沉積帶,一旦下雨就會將附近的石膏水帶來這個盆地,由於是沙漠氣候,水不斷的蒸發後留下大片的白沙於此了,也是世界上最大片的碳酸鈣沙地。
【這裡的沙紋清晰可見,好像除了我們沒人來過一樣】
- Dec 28 Mon 2009 15:22
Las Cruces這個小鎮
有次看到一個華人在美論壇,版主發問「最想去哪一州旅遊」,結果真是讓我意外,新墨西哥州居然是最多人的答案,我猜想是不是大多數華人不是住東岸就西岸,不然就是美中大城市,對新墨西哥州這種不會在留學生移民者選單的州感到特別好奇?而大家想在新墨西哥州看到的是牛仔風情、adobe(土坯)建築和奇異的自然景觀。雖然一樣秉持著「沒去過的地方都想去」的企圖,沒事的話新墨西州短時間內還不會在我的目標範圍內,而今年又再度來訪這裡,一個我之前想都沒想過的地方,命運真是奇妙。
我們永遠都說不準別人的喜好,小可愛的爸媽以前住在舊金山,退休後大可往其它好山好水走,可是他們偏偏選在這個4000呎高的沙漠來住,在我們看來實在不賞心悅目,他們就愛這種黃黃的地皮和稀殊的植物,一個闊寂的世界。我倒蠻喜歡這裡特有的adobe建築,我原來以為它和南加州常見的西班牙式白房是同一種,結果並不是(長得也不太一樣啦),在北美州只有這一帶有,在新墨西州的Santa Fe更保有大量的adobe古蹟,本來這趟回程是要去那裡的,結果我的老車太冷會發不動,只好下次再說了。
- Dec 27 Sun 2009 14:28
小可愛家聚
今年的聖誕新年長假(中間請了4天年假,總共10天)是家庭日,我們開了2000公里車程到新墨西哥州,並在那裡住了一個星期。說實在他們住的小鎮Las Cruces實在不算個吸引人的地方(至少對我們這些後生晚輩來說),但既然小可愛的爸媽都住這裡,一兩年就要來一次也是應該的。小可愛的親爸和繼母在幾年前就離婚了,所以我們和小可愛的妹妹莎拉及她的男友就要每天兩邊跑,我一開始認識他們的時候就是這種狀況,所以也沒覺得太大不適應,我知道小可愛和莎拉很不喜歡這樣的模式,但也沒辦法。小可愛的爸爸屬於隨性派的,來了再說要做什麼,通常也沒做什麼,大部份就是一起看個電視而已;小可愛的媽媽比較會安排活動,加上她算蠻好相處的,感覺也比較輕鬆。
嫁給老外,好就好在沒有公婆壓力,大家的生活圈都相當獨立,他們也不覺得媳婦應該要為他們做什麼事(基本上我也沒為先生做什麼事),做飯清理不分男女老幼全部一起來,完全不像台灣那種男人在客廳翹腳聊天,女人忙進忙出的倒胃情形,更別說什麼被嫌這個嫌那個的狀況,在這一點上我實在喜歡老外之道,是說哪天我當婆婆也沒辦法擺擺架子了,哈哈!總而言之,還是來看這幾天的家庭活動照片吧~
- Dec 26 Sat 2009 09:04
被遺忘的沙爾頓海Salton Sea
Salton Sea沙爾頓海位於棕櫚泉南方,不用說加州人了,恐怕連LA居民對這裡都是一知半解,這裡觀光客不多,許多公園設施都因加州預算被砍而關閉,部份公路上的房子也被圍封起來,因此有一絲鬼城的味道。而這片"海"的成因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因為它是人為意外所造成的;1905年科羅拉多河在Yuma附近的灌溉渠道破渠而出,居然就這樣流入了這個沙漠盆地兩年,因為河水不斷帶來鹽份,水份不斷蒸發,最後這裡的的鹽份遠高於海洋,形成了這個1344平方公里的"海"。一開始知道Salton Sea是個鹽水湖,以為它跟Mono Lake是同種成因,沒想到一個是因為人為因素而形成,一個是因為人為因素而漸漸消失。
好像海鳥特別喜歡鹽水湖,Mono Lake是海鷗生育地,Salton Sea則是鵜鶘的天下,Mono Lake因為鹽度太高而沒有魚(奇怪為什麼它就不叫"海"呢),Salton Sea至少有為數驚人的吳郭魚,它們吸引了大批的鳥類前來覓食,冬天更高達400萬隻遷徒鳥至此聚集,因此這裡成了西岸最大的賞鳥區,當然也有許多垂釣客來此分一杯羹。但不斷上升的鹽份,經常讓大批的鳥類魚類死亡,加上從墨西哥流來的河川污染,其實水質是很差的,也難怪吳郭魚會稱霸沙爾頓海了。